敬主信念敬业理念

穆斯林都知道,认主独一,唯主独尊,敬畏真主,是伊斯兰的核心和根本。穆圣说:“伊玛尼是信真主、天使、天经、使者,信末日和好坏前定。”从穆圣的解释中,我们不难发现:信仰来自于心灵对如上内容的相信,属于思想、意识的范畴。 那么,怎样才算敬畏真主呢?不少穆斯林会不加思索地回答:认主拜主,力行“五功”,勤做副功,多多益善;看破“顿亚”(尘世),淡泊名利;世俗的事,得过且过,教门的事,一丝不苟;非礼勿视,非礼勿行,非礼勿言,非礼勿取,谨小慎微……这样的人就是一个标准的敬畏真主的人。其实,这些话,只说对了一半。伊斯兰所要求的敬畏真主,比这些要多得多,其内涵要丰富得多。不错,作为一个信主的人,应该赞颂真主,履行各项宗教功课,严于律己,谨小慎微。 然而,真主创造人的目的,不仅仅是要人只在口头上赞颂他,形体上崇拜他,而且还要人成为真主在大地上的“代理者”、建设好这个世界,管理好这个世界,使之不断走向繁荣昌盛、文明发达。为此目的,人除了履行宗教功修,克服私欲,净化心灵以外,还必须以自己的实际行动,完成“代理者”的使命,把自己所做的每一项工作与这个崇高的目标联系起来,赋予其意义和价值。真主说:“当拜功结束的时候,你们当散布在大地上寻求真主的恩惠。”(《古兰经》62:10)经文肯定了我们散布尘世,投身各行各业,寻求真主恩惠的合法性。真主在另一节《古兰经》中也给我们作出了指引,清高的真主说:“你当借真主赏赐你的财富营谋后世的住宅,你不要忘却你在今世的定分。”(《古兰经》28:77) 既如此,古兰、圣训中又为何多次出现贬斥今世的明文呢?我们作何理解、作何取舍?仔细分析那些明文,便不难看出贬斥今世、褒扬后世的主要原因便是:今世暂时性、后世的长久性、今世的相对虚假性、后世的绝对真实性。 的确,今世是短暂的,财产、子嗣及表面的浮华也将随着你生命的终结而成为过眼云烟。但今世是后世的准备,我们需要从今世中去谋求后世,况且我们只有从今世中去谋求后世,因此重视今世这块“试验田”,致力于今世这块“栽种场”应是务实的首要含义。 换句话说,无论自己做什么工作,无论是务农、做工、经商、从教、搞科研,哪怕是做微不足道的服务工作,只要举意端正,动机善良,利己利人,成人成己,那么,就是在做神圣的“阿麦力”(善功),就是在从事一项崇高的事业,而不是一种简单意义上的谋生的职业。既然是一项崇高的事业,就必须有敬业精神。因为这个事业不是单纯的养家糊口手段,而是在履行真主所赋予的使命。 对真主所赋予的使命,我们不能马马虎虎,敷衍了事,只能认真对待,一丝不苟,正如我们履行“五功”等宗教功修一样。这就是敬业精神。 从这个意义上讲,敬业就是敬主。《古兰经》要求我们扎实工作,力求更好,指出:"你说:“你们工作吧!真主及其使者和信士们都要看见你们的工作;你们将被送到全知幽明者那里去,而他将你们的工作告诉你们'”(9:105)。中世纪著名伊斯兰教义学家安萨里在其名著《伊海亚依》(即《圣学复苏》)中充分肯定了圣门弟子的敬业、创业精神,他说道:“先知的一些弟子们不是经商于海陆,便是劳作于枣树园里,他们都是我们的榜样,我们,应当向他们学习,而不应仿效那些背离穆圣道路,整天坐在那里,两眼盯着他的人的手,期待施舍的人。其实,那些努力生产,自力更生的人,才会得到主的宽恕和奖励。” 这就是说,有敬业精神并踏踏实实干事的人,会得到真主的眷顾和奖赏。因此要想取悦于主,就必须自强不息,有所作为,有所贡献,有所建树。对自己的工作对自己的事业要全身心投入;对认定的目标,要有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;对业务要刻苦钻研,做到训练有素,驾轻就熟。还要不断学习新知识,掌握新技术,积累新经验,使业务精益求精。惟有如此,才不虚此生,作为万物之灵长,当之无愧。 穆斯林教育家穆罕默德?塔哈尼在《怎样培养教育穆斯林青年》一书中指出:如果一个穆斯林仅仅热心于宗教功修,忙于诵念经文和祈祷,穿着粗简、生活艰苦,对生活中的其他大小事务漠不关心,认为政务问题、社会问题自有专人负责,而自己是教门人……毫无疑问,他已偏离了伊斯兰教育的正道。 在伊玛目安萨里《圣学复苏精义》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:相传尔萨圣人曾问一个人:“你在做什么?”他说:“我在拜主。”圣人又问:“谁养活你呢?”那个人说:“我的兄弟。”尔萨圣人最后说道:“的确你的兄弟比你更能拜主。” 故事的主旨十分明白,伊斯兰鼓励谋生,反对丢弃今世只顾后世的纯宗教生活。正如圣训所言:“你们中最优秀者,不是为今世而丢撇后世,也不是为后世而丢撇今世,而是两世并重.” 在现实生活中,相当一部分穆斯林对敬畏真主的狭隘理解导致了一系列严重后果。后果之一是,许多地方的穆斯林在经济上贫穷,文化上落后,精神上萎缩。不是吗?当中华大地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,各族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,有些地区甚至率先实现现代化的时候,我们的很多穆斯林同胞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,有的甚至拖儿带女,沿街乞讨;当兄弟民族大力发展高等教育,培养高层次人才,硕士、博士成倍增长的时候,穆斯林聚居的有些地区,连九年义务教育都还没有普及,不少学龄儿童不是晒太阳,就是在餐馆端盘子,老文盲还没有扫完,新文盲又不断产生。经济上的贫穷和文化上的落后互为因果,使穆斯林陷入了贫穷——落后,落后——贫穷的恶性循环。最后,许多穆斯林在世人眼里成了“弱势群体”,成了同情和照顾的对象。 那么,穆斯林向来落后吗?向来缺乏敬业精神吗?不是的,绝对不是!穆斯林也曾有过辉煌的时代,不过那是在对敬业与敬主的关系有正确理解的情况下才出现的。公元8-13世纪(大约是我国的唐宋时期),西亚、北非的阿拔斯时代(750-1258年),穆斯林继承先辈开创的基业,怀着对真主的敬畏和热爱,认真学习《古兰经》和“圣训”,并领会其精神实质,从中获得开拓进取、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,努力求知,钻研科技,献身学术,将异域文明的优秀成果(如希腊、罗马文明,波斯、印度文明和中华文明)统统吸收过来,加以改造,与伊斯兰文明融汇贯通,推陈出新,取得累累硕果,出现了哲学、史学、文学、医学、数学、化学、物理学、天文学、地理学的繁荣,推动了经济的腾飞与社会的进步。 随着社会的发展,势必会出现一些新的社会问题。对于这些我们不能避而不谈。更不能一味默认社会的时尚做法。面对一些宗教问题,更要处理好传统与革新的关系,墨守成规不成,全盘接受外国模式也不成。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,开辟出一条适合中国伊斯兰教发展的道路,是我们当代中国穆斯林肩上的重要职责。 我们要以敬主信念,以敬业理念去谋求我们两世的幸福。祈求真主准承我们虔诚的祈祷!
http://www.hxmsl.com/show_hdr.php?xname=MPUJK41&dname=Q4ROK41&xpos=22